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冯仑并没有能够立即适应商人的角色。当年海南万通炒掉第一个人后,那个人不服气,天天在公司楼下大骂冯仑是“资本家”,这使得冯仑感觉到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经商的乐趣很快使冯仑的内心趋于平静,他觉得这才是他的事业。他把经商比作爬山,虽然过程辛苦,但登上山顶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非常幸福。正是因为这种乐趣和幸福,他逐渐抛弃了做文人的想法。
成为商人后,冯仑以他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的商业和市场经济作了透彻的分析。他认为,商业自封建社会就出现了,但过去以做小买卖的商人为主,而现在,中国需要企业家,需要商业文明。为此,必须走市场经济道路,建立起法律秩序才行。在他看来,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靠那些企业家,大企业、行业的领袖们的力量。企业家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冯仑说:
作为商人你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依法纳税,保持着社会的发展,这是责任也是“义”。商人只有赚钱是道德的,但更要注重利润背后的东西。只有懂得给予才能真正地得到。用李嘉诚的话说就是“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
冯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开创的万通公司始终以社会责任为使命,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正因为此,冯仑更加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对于商人的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认同,使冯仑从骨子里热爱上了商人这种身份。
从文人到商人,冯仑很好地完成了角色转换,他的万通如今已经成为地产界的佼佼者。尽管如此,冯仑身上优秀的东西并没有随着角色的转换而丢失,比如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理想,江湖义士的英雄主义色彩等。有人这样评价冯仑说,他不属于严肃、沉稳的那一类老板。在他身上往往会让人寻找一种久违了的潇洒和浪漫,使得他在商人堆里少了一分世故,多了一分从容,少了点铜臭味儿,多了点人情味。
一个人最初走上创业这条道路时,都会面临角色转换的问题。认清自己的角色,并从内心里认同自己的商人角色,对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是不可能在自己不喜欢的行业中获得成功的。冯仑成功地处理好了从文人到商人的转变,所以才把生意做好。他的转变经过对创业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当前中国,大量新的民营企业涌现,其中不少领导者都是知识分子,对于他们来说,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是企业存活和发展的起点。
冯仑曾说:“人的事业是个马拉松,在每一个弯道处,前后的次序都会有所变化,但最终跑到底的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是某一段跑得最快的人,最后的胜利正是跑得最有毅力而又不跑错方向的人。”只有先看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你才能跑不错方向,坚持到最后。
第2节 “疾病”缠身的民营企业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面临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也就是从被排挤、打压、躲避、逃生甚至反叛,转为阳光下经营,融入市场经济的主流,支持政府并且以建设性姿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