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之有cis久矣。1992年年底,即有好事者上门推销,大抵若一企业不导入cis,则视听混淆、绩效不彰云云。其时,我等初涉商海,闻此言如小儿初闻算命者言,不敢不信,也不全信。于是花重金购得一标识(戏称“风火轮”),悬于门楣,印在纸上,似乎请了一佛,从此心下安稳。此后每次出战如有神佑,竟然得胜。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下半年到1995年,虽有北京万通之业绩,但就全集团而言,却陷入战线过长、疲于奔命的波动态势,前期的赢利也渐渐为后期之失误所吞噬。更有甚者,内部组织特别是创始阶层分歧严重,被迫重组,万通竟陷于生死存亡之际。此时此景,不知是偶然还是神助,我们又想到请出cis,似乎旧神不灵,要换一新佛才对。其时正好有ci权威、台湾大教授林磐耸先生跨过海峡翩然而至,教导我们cis不光是vi(视觉识别)还有mi(理念识别)和bi(行为识别)等。我等恍然大悟,原来之所以万通陷入困境,主要是对神(ci)不够虔诚: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识其前,不识其后。于是胜而骄,骄而败;今欲奋起,则非从ci重新做起不可。于是,1996年万通动用数百人次,耗资百万,费时四百天,终于大功告成,塑成真神。这就是万通今日通行天下的“世纪之眼”(万通的新标志)。从此,万通的步伐稳重起来,也渐成阵势。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国世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手推出的低密度、低层、高品位的精品住宅社区——万泉新新家园面世了。这在举国市场竞争、万家品牌大战之际却使我们头痛。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更有个性,使差别化的竞争策略取得成功?遍访群众之后,还是认为林教授所言有理。新新家园必须遵行品牌化竞争的路线。
一般来说,房地产业做品牌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公司品牌,第二种是项目品牌,第三种是选择一个市场,然后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系统服务。万通地产所选择的就是第三种方式,“新新家园”品牌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打造的。冯仑把这个策略称为“专业化加产品类型化”的品牌建设方向。所以在业务运作方面,冯仑推出了“新新家园”品牌——中国第一个实施注册的高档住宅品牌,开创了地产品牌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这一路线并不是简单地给产品起个名称、画个标识;而应从识别系统到理念追求、乃至行为方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资源组合,特别是识别系统应与生活方式和理念追求表里如一、相互彰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