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三章 成功与失败(6)
    第二十三章 成功与失败(6)

    “错”对我们来说是平等的,有些人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因为“错”能使人牢牢地记住,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它能使一个弱者变成强者。但对另一些来说,却是一种打击,当有些人知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却不肯承认错误,以至挣扎在崩溃的边缘上。所以错能给人消极的影响,让人落后。

    东汉末年,称雄冀北的袁绍,不听谋士田丰劝阻,贸然发动官渡之战,结果大败。袁绍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文过饰非,将田丰杀了。他固执地坚持错误,加上心胸狭隘,偏信谗言,使得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人才外流,终为曹操所灭。

    人人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十全十美,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事情办好。另外,在办事情时,也可能出现意外,把事情搞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错误,因为错误会常常出现,我们应该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顾谋臣蹇叔的竭力反对,派大将率军远途奔袭郑国。因郑国获讯作了准备,秦军只好无功而返。归途中不出蹇叔所料,在殽山遭晋军伏击,大将被擒,全军覆没。秦穆公面对自己因刚愎自用而导致的惨败,没有推脱责任,怪罪部下,而是公开认错,痛改前非。他“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见《左传》)秦穆公谦诚坦白的胸襟和坚决改正错误的态度,赢得了臣民的尊敬。三年后,秦军终于在彭衙之战大败晋军,使秦国声威大振,为后来称霸乃至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能从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中听到别人成功的欢呼和感受到成功者的喜悦。的确,这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的时候。平常,在羡慕别人成功的同时,总会抱怨自己不小心犯下大大小小的错,总是遗憾自己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无缘。但其实并不是成功与我们无缘,而是我们“拒绝”成功。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就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要有面对错误的勇气,更需要有解决错误的思路,只有正确对待错误,才能更好与错误一起成长。

    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不要误解为错误越多越大越好。真理与谬论往往只有一步之差。我们只要去做事,犯错误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阅历毕竟是有限的,而环境和事情是复杂的、变化的。犯错误固然不可取,更为关键的是面对错误的心态是否正确和对待错误的处理办法是否有效。既然犯错误不能避免,那么为什么不能从容面对。既然是错误,那么跟正确就有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必须有对应的预防纠正措施,从而靠近了成功。有时,小错不断,查漏补缺,大错就能被杜绝。而一次错误都不出,可能更让人担心。

    正确面对错误的核心是要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和总结,它不但是态度问题,也是行为论的因素。总结错误是理性的回想,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必经之路。思考错误是智慧的升华,是预见未知、开拓新空间的前提。只有善于从错误中分析才能更好去犯错误,如何去犯错误才会成本最低?如何去犯错误才能进步更快? 没有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则会自我束缚,自我压制,从而错过了发现发展的机会。没有正确的错误分析则会与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正确的面对错误,学会处理错误,总结更多的经验,提高自己。

    6.成功不会主动向你靠近

    什么是成功的秘诀?“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