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三章 成功与失败(3)(2/2)
    巴黎有位病号,长年生病,屡治不愈。有一位名医,给他开了这样一张处方:一天一只凯旋门苹果,不得间断,明年今日复诊。原来,凯旋门距这病号家约10多英里,往返一趟20多英里,一年不间断共步行7000余英里。一年后,这病号未来复诊。医生家访,发现该病号红光满面,痊愈了。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故事,清代,太原有个杂货铺老板得了重病,到处求医,均无效果。名医傅山要他亲自去找戴过三年的旧草帽100顶,然后再配方治病。老板每天清早步行至东门,往返20多里,看农民进城赶集,遇有戴过三年的草帽,便高价收买。这100顶旧草帽整整收集了一年,老板共步行7200多里。这时,老板饭量增加,身体逐渐恢复。当他拿着100顶旧草帽来找傅山时。傅山笑着说:“病已经给你治好了!”老板这才恍然大悟。

    就连人的大脑也是如此。追求奋进、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能不断释放脑啡呔等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酸含量要比普通人的平均水平高出10%-20%,促进健康;而贪图安逸、惰于用脑的人,其大脑机能长期被压抑,使脑啡呔和脑内核糖核酸含量降低,对健康极其不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衰老源于脑的衰老,只有保持着脑的年轻,人将青春长驻。

    另外,贪图安逸的人,大多生活上懒懒散散,不思进取,工作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往往容易导致自身负性情绪的产生,如忧郁、沮丧、怨恨、愤恨、烦恼等,常常垂头丧气,郁郁寡欢。这种负性情绪,不仅为罹患各种疾病敞开大门,亦容易导致未老先衰。

    所以,想拥有健康也不能贪图安逸,要时刻进取。

    3.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才不会绝望

    活中需要希望,没有希望,生活将无法继续;学习中需要希望,没有希望,学习将毫无乐趣;成功需要希望,没有希望,我们面临的只有失败与挫折;人生需要希望,没有希望,生命将如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当一个人不再对任何事情抱有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漫无目的地徘徊时,他就对生存产生厌恶了。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

    你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1942年,德国人铁桶似的围住了列宁格勒,当时正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最艰难的僵持阶段。城市陷入了饥饿的深渊,是凡能果腹的树皮草根一应诸物全被吃光。很多苏联人民为了得到一点食物,越过封锁线到河里找一些小鱼充饥。就为了这一点吃的东西,不少人死在了德军的枪口下。人们饿得发疯了,眼睛终于盯住了研究所储存粮食的仓库,因为那儿存放着大量粮食种子。驻军来了,科学家说,这是种子,是苏维埃将来的希望。驻军走了。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军来了,要求将粮食交给军队。科学家说,这是种子,不能吃掉。将军很气愤,科学家解释到,打退了德国人,我们可以用这些种子过上幸福生活。将军听完,向科学家敬礼,然后带领士兵离开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后,科学家却饿死在粮堆旁。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科学家,把这座研究所命名为“希望的种子”。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