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九章 富贵与贫穷(1)
    第十九章 富贵与贫穷(1)

    衡量穷与富的标准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是否富有。即使拥有再多的钱,你心中贫瘠,依然会感到不幸福。相反,即使你很贫穷,但是你的心灵并不贫瘠,你就是快乐的,也是给别人制造快乐的源泉。

    1.有些人富裕但不高贵,有些人虽然穷,但思想不贫乏

    一个人的道德和思想才是他的真正财富

    春秋时代,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有一天,韩起对叔向抱怨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恐怕连和别的卿大夫应酬往来的费用都没有。”他本以为会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相贺。

    韩起不解其意地说:“我如此窘迫,你不但不予同情,反而恭贺我,这是为什么?”

    叔向没有直接回答韩起的问题,而是讲了两个晋国历史人物栾书和郝至的故事:栾书贫而有德;郝致富而无道。

    其中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受500顷田的俸禄,可他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置不起宗庙中的祭器。但他并不以此为怀,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后来他以德行广布全国,赢得了全国百姓的普遍尊敬和爱戴。

    郝至则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中的财富达到了国家总财富的一半,但是他骄奢淫逸,贪得无厌,永远觉得自己的财富不够多,权势不够大,甚至依仗自己的财富地位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结果,不但自己最后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他的宗族也被满门抄斩。

    叔向讲完故事,接着对韩起说:“如今,您像栾书那样贫穷,我想您也一定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对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关心,而总为自己的财富不多而忧虑,那么,我叹惋都还犹恐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恭贺您呀!”

    韩起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德行比财富更重要,自己不该为贫穷忧虑,而应该学栾书。他给叔向跪下叩头,感激地说:“我只考虑自己的财富多少,这是亡身灭族之道。您的一席话救了我,不单我自己感谢您,就是我的祖先和后代子孙也要感谢您啊!”

    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人最值得尊重的,正是他在追求和奋斗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的品格。真正的幸运属于拥有优秀品格的人。品德是金。

    有个人想成为大富翁,便到上帝那里乞求。上帝一时心热,便给了他一篮子品德。那个人苦恼地说:上帝呀,我要的是金钱呀!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因为品德能使你换来金钱呀!那个人不解地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几年后,他果然成为一位大富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