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四章 学识与财富(7)
    第十四章 学识与财富(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吃惊,吃惊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快。假使我们把几十年的日历装成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往下扯,该是什么滋味呢?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伟人们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爬……

    7. 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

    财富不是人生目的,而是工具。一个人即使拥有全世界,他也只是一日三餐。

    许多人都为自己不能像百万富翁那样可以享受生活,在许多人的观念里,钱多就是幸福,钱多就以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但真的是这样吗?

    财富真的能够给人幸福吗?经济学家早有研究:虽然财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快乐。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那么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快乐本身不再具有任何特别意义(边际效益递减)。例如日本,1960年还是一个穷国,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这个它用得好!)的人均收入翻了4番。而日本1987年人均幸福指数报告的平均水平并不比1060年更高,比起过去,他们有洗衣机、小汽车、照相机和其他物质享受,但是这并没有显著增加幸福的感觉。显然财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享受。相反,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整天奔波,比以前更加忙碌,生活在压力中,何谈幸福呢?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买彩票希望中奖的人在开奖前,都会沉迷在自己假如是幸运儿的幻想中。但是一旦开奖后,获奖的幸运儿在几周内,虽然会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但是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几年以后,那些幸运儿的幸福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以前还缺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