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诚信二字,将诺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企业和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一个人如果整天谎话连篇,不守承诺,谁还敢相信他。在《狼来了》的故事中,小男孩就因为一再说谎,让别人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羊都被狼吃了。
一个人不讲诚信最终失去的是别人的信任,但是一个国家不讲诚信就有可能招致灭国。
周朝的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由此可见,诚信在个人、在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何等重要。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或许得利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靠欺蒙诈骗者,则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本质量一直保证的三鹿,由于利益熏心,添加过量三聚氰胺,最终在大众心中失去诚信导致破产。这是近年来最让人深思的企业信誉问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