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品质与智慧(2)(2/2)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智慧”这个词,许多人都说自己有智慧,所有人类渴望智慧。在不同文字、格言、寓言等等中,都显耀着智慧的光芒。但是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说智慧是知识,认为知识越多,智慧越多。而我们今天处于信息大爆炸时期,似乎所有信息都是真理,仿佛我们离开这些信息,就无法生存下去了。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只能说明你掌握的知识越多,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掌握了智慧。有的人虽然知识丰富,但是智慧不足,无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有的人知识不多,但是却无所不能成为奇才。

    还有的人认为智慧就是聪明,许多书上都曾将智慧解释为“聪明才智”或“智谋”,于是人们就将聪明延伸为精明,以为精明就是聪明。西班牙哲学家雷蒙?潘尼卡曾指出:“智慧说,我和精明并不是同一回事。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然而,智慧经历它又超越它们并且抵达实在的另一不同层次,另一深度。”

    赫拉克利特曾说:“智慧就是言说真理并通过听从本性而按本性行事。”他还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通过万物来引导万物的思想。”

    《辞源》解释“智慧”为:“佛教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梵语般若之意译,有彻悟意。”佛教讲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面的第六度,般若,是六度的核心,而般若,就是智慧。基督教认为,智慧是认识人类自身罪性与有限性的事实,是拥有博爱、诚实、圣洁与良善。

    有人分别从“智”和“慧”考察,“智”就是决疑断惑,慧是考察切要。《新华字典》第10版中对智慧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还有人说智慧是一种处理事情的心境和手段。

    那么聪明为何不是智慧?

    聪明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毁灭自己。  从前,有一匹驴子。它驮着两袋盐一直走!它感到自己很累。当它走到一条小河之时,它一不小心摔倒河里。它马上站了起来,就在这时它感到自己身上的货物好像变轻了。好像跟没有驮着什么似的,驴子就高高兴兴的走呢!就在今后的几次驮货物之中,它总是在路过小河之时,它总是跳进去。而这一切,直到又一次驴子驮棉花之时改变了。

    这一次,驴子驮着两袋棉花。快快乐乐的走着,本来棉花很轻。但是此刻的驴子却感到很重。它飞快的走到河边,轰的一声跳进了河里。可是这一次驴子再也没有出来。此刻的驴子感到自己的背部很重、很重。它再想为什么?我前几次路过小河之时,也像前几次那样跳进去。为什么我再也出不去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