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文化与知识(3)(2/2)
    文化和知识经常被并提--文化知识,可见,文化和知识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叫文化?什么叫知识?文化和知识又有着怎样的哲学关系?

    文化就是人们所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根据人们对某个事物探讨的人数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多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大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而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少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小文化。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原始社会,茫然于人道,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但是这里的自然即包括了自然界,也包括了人类的本能、人自身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概括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知识在我国教育类辞书中流行的定义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或者更具体:“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反映活动的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这两个定义都是根据哲学认识论中的反映论给出的,强调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