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多交朋友,编织好你的“贵人网”(12)
在利益面前各种人的灵魂也会裸地暴露出来。有的人在对自己有利或利益无损时,可以称兄道弟,显得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有损于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见利忘义,惟利是图,什么友谊,什么感情统统抛到脑后。比如,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平日里大家说笑逗闹,关系融洽。可是到了晋级时,名额有限,“僧多粥少”,有的人真面目就露出来了。他们再不认什么同事、朋友,在会上直言自己之长,揭别人之短,背后造谣中伤,四处活动,千方百计把别人拉下去,自己挤上来。这种人的内心世界,在利益面前暴露无遗。事过之后,谁还敢和他们做朋友呢?
当然,真正的朋友还是有的,也占大多数。但是,在利益得失面前,每个人的内心都会被人看见,每个人的心灵会钻出来当众表演,想藏也藏不住。所以,此刻也是识别朋友和人心的大好时机。
进而言之,岁月也可以成为真正公正的法官。有的人在一时一事上可以称得上是朋友;日子久了,时间长了就会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为人、人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此长期交往,长期观察,便会达到这样的境界:知人知面也知心。
春秋末年,晋国中行文子被迫流亡在外。有一次经过一座界城时,他的随从提醒他道:“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的老友,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着后面的车子呢?”中行文子答道:“不错,从前此人待我很好,我有段时间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鸣琴;后来我又喜欢佩饰,他又送给我一些玉环。这是投我所好,以求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担心他要出卖我去讨好敌人了。”于是他很快地就离去。果然,这个官吏派人扣押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王。
在普通的人当中,如中行文子这般有远见的人并不多见。
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当某位朋友对你,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中施以援手。
话又说回来,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尽管代价高,又过于被动,但其可靠程度却大于依推理所下的结论。因此我们说:“倒霉之时测度人心不失为一种最稳妥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真正地分辨出谁是小人,谁是共生死、同患难的真贵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