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神僧无门
记得前两年有一部陈冲主演的电影《诱僧》里,有一个老和尚,他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简直是太平常的一句话,但仔细想想,含意颇深。大多数人不是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就是活在未来的憧憬里,极少数人能活在现在,活在当下。其实,生命是由无数个一瞬间——当下所组成的,当我们全心全意于我们所处的那一时、那一事,我们所经验的便是一个深具意义、绝不枉费的刹那,这就是所谓的“当下”。如果能让自己全神贯注地专心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乃至于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我觉得这就是最快乐的。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全然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无法心无杂念地感受眼前的时刻。我们每天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之所以作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专注于当下?因为他们麻木——没有思考、没有感觉、机械化、无意识的活着。因为他们不爱自己,不面对现实,不敢去追求他们真正想要的。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可奈何而又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背着过去的包袱,又怀着对未来的忧虑。于是他们选择心不在焉的敷衍了事,麻木地让眼前这界于过去和未来的瞬间,成为又一个即将逝去、将会遗忘的时刻。
“快乐”(happiness)这个英文单词源自古英语里的“hap”,意指机会或运气(不论好坏)——意思就是人的遭遇(happen)。也就是说“快乐”就是“所有当下遭遇的体验”。心理学家容格这样说过:快乐不赖获得,快乐是一种技巧;快乐使你在每一可所做的选择——选择如何体会当下时刻,快乐不是忽然有一天你会到达的一种境界。因此,快乐只存在于每一个刹那的当下,也只在当下可得。快乐降临的那一刹那,绝不会是我们存心去寻找快乐的时候,因为一旦存心追索,我们的心就已不在“此时此地”,而是到“别处”去了。如果我们能让自己回到现在,全神贯注于手边的实物,让心灵毫无杂念地去体验当下,快乐便会不求自来。
如果你不知道珍视现有的一切和现在的自己,无法从中得到快乐,那么即便将来拥有了更多,你也不会快乐。如果现在的机会你都不去把握,你又如何能把握未来的机会呢?越南禅学大师一行禅师曾说: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凡从自己内心深处探索而得的,必能使你得救;凡留在内心深处不去发掘的,终能使你毁灭。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拥有一个很大的地窖。有一天他在地窖里收拾杂物时,不慎把他的心爱手表弄丢了,他很着急,点了灯四处找,却找不到。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请邻近几个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来帮他找,并承诺谁要是找着了,就送给他五块钱。于是,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寻找着那手表,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下落,小朋友纷纷放弃了,就当所有小朋友离开后,有一个小孩悄悄地走进地窖,没过多久,就找到了农夫丢失的手表。农夫很惊讶,连忙问他是如何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不一会儿,我就听见“滴答、滴答、滴答”声音,于是我就找到了手表。当你放慢节奏,摈弃杂念,专注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当你有意识地全神贯注于身所处、手所做和心所感的时候,你才能得到那一时刻所带来的恩赐、启示或喜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