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还是要现实 第二十四章(2)
以往人们认为,所谓健康就是没有病症,即身体检查找不到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身心的统一体,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且应该是心理上同样没有不正常现象。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最近,who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肌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精神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
1.食得快。
吃饭时有很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而不挑剔食物,食欲与进餐时间基本一致,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食得快并不是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没有难以下咽的感觉。吃得顺利,吃完后感到饱足,没有过饱或不饱的不满足感。
2.便得快。
有便意时,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说明胃肠功能良好。不强行憋内,便后没有疲劳之感。
3.睡得快。
晚间定时有自然睡意,上床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深;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得快重要的是质量,如睡的时间过多,且睡后仍感乏力不爽,则是心理生理的病态表现,如各种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睡得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4.说得快。
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正确;说话内容有中心,合乎逻辑;能根据话题转换随机应变。表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时常停顿或下意识重复或前言不搭后语,说话不觉吃力,没有有话说而又不想说或说话过程中有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的现象。
5.走得快。
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诸多病变导致身体衰弱均先从下肢开始,人患有一些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或心理状况欠佳,则往往感到四肢乏力,步履沉重,或是行动不协调,反应欠灵活。
6.良好的个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