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暴露缺点,是明智之举
有的人总爱粉饰自己的过去。仿佛要是有人知道他过去的“污点”,他的光辉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其实不然,真正高明的人往往善于暴露自己的“污点”。
王戎是西晋名士,是琅琊王氏晋升为超级豪门的关键成员之一,也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有一次,司隶校尉刘毅检举王戎收受南郡太守刘肈一百丈细布的贿赂。但后来证明,王戎并没接受,而在反观一下王戎和刘毅的关系,却非同一般。刘毅曾带头吹捧王戎在守孝期间为“死孝”的人饮酒,怎么会因为一点布而去检举呢?这只有一种可能,王戎受贿的丑闻完全是自己的炒作,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泼点脏水,影响一下自己的名声。
作为西晋时德高望重的士林领袖兼朝廷重臣,天生聪明的王戎,难免会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所以,适当地自污,故意暴露缺点不失为一种在汹涌官场保身避祸的好方法。
而这种作用,在王戎的“吝啬”中更能体现。《世说新语》曾记述了王戎的这些吝啬,不过就是每天关灯前和老婆算账,向女儿、女婿、侄子要他们所借之物。而这些家庭琐事旁人何从知晓?他的这种吝啬大概也是他的一种炒作,是在汹涌官场保身的方法。
西晋时,世风浮华,而王戎未免显得不入流,而这点荒唐事,正是他故意暴露的,是为自己泼的脏水。以使自己显得不那么另类,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人无完人,能力太强或者太完美的人,总会让周围的人觉得有压力,不舒服,如果恰如其分地暴露一些缺点,反倒会让人觉得亲近,而在官场上,则不失为避祸远罪的好办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