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头,先学会低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英雄不问出处,低处也可有大作为(2/2)

    邱文钦的童年是不幸的。1970年,邱文钦出生在广东一个小镇上的一户偏僻的农家。在他6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8岁时,母亲又离开了人间,从此他成了孤儿。没有人照顾他,他与哥哥相依为命。那会儿,别说上学,就连一日三餐填饱肚子都成问题。命运逼得小兄弟俩只得放下书包,扛着锄头赤脚下地种田。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时,邱文钦就会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目光。他在心中无数次地想,等以后自己有了钱,一定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堂。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985年。15岁的邱文钦和哥哥在姑妈的安排下,拜当地的一个木匠为师学做木工。为了能尽快学到真手艺,兄弟俩还想方设法去讨师傅的欢心,不仅免费给师傅打工,还包揽了师傅家里所有的粗重家务和田地里的农活。3年后,他们终于师满出徒,学得了一手漂亮的木工活。

    1988年年底,兄弟好不容易借到了240元钱,坐上了开往深圳的汽车。兄弟俩在街头浪迹多日,费尽周折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搞装修的老乡。在老板手下,每天他俩活儿干得最多也干得最好,不管刮风下雨,工地远近,都随叫随到,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1989年年底,兄弟俩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攒到了4000多元钱。邱文钦心想:老是一味地给别人打小工,可能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兄弟俩决定跳出来单干。他们租了间铁皮房,印刷了些承揽家庭装修业务的小卡片,四处派发,上门揽一些零碎的木工活。由于没有本钱,他们只好从别的包工头手中再转包工程中所需的木工活。

    此后10年风雨创业路,邱文钦在文具这个不起眼的行当里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业绩。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木匠,一跃成为名震中国的文具连锁大王,这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一个创业奇迹。

    他的成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都是从大学学堂里培养出来的,有不少是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的文化有多低,只要他敢于挑战自我,照样可以获取成功。

    俗话说,一山更比一山高。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才是职业路上走得更远、攀得更高的动力。身处职场,任何人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言,“低”是通往“高”的必由之路,没有人能轻易地一鸣惊人,但我们可以拥有轻松的心态,积聚自己的能量,仔细思考自己前进的方向,选择自己的目标,从低处做起,积累经验,蓄积力量,厚积薄发。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办好事情,才会大有作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