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对人,再做对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找准病根儿下对药
    找准病根儿下对药

    衡量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找到病根儿并将问题彻底地解决。能够把事情做得彻彻底底,将问题一次性解决,你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高效能的员工。

    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的区别就在于,简单的问题往往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复杂的问题则往往有许多的表象来迷惑你,问题的症结总是藏在表象之后。而作为一个员工,只有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才能展现你的工作能力,才能在职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你的老板赏识你、重用你。因此,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重点就应该是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准病根儿对症下药,一定不要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将问题一次性解决,从而展现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解决问题,找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多么重要。

    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他一次次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条蛇溜出去为止。

    很多人解决问题,都像这个地毯商人一样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正确的做法就是深入问题的根源,找出合理的方案,将问题一次性地彻底解决。

    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的很好的例子。

    马钢是某食品公司的业务主管。有一次,他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

    “情况怎样?”经理抬头就朝马钢问道。

    马钢坐定后,并不急于回答经理的问话,而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他十分了解经理的脾气,如果直接将不利的情况汇报给他,他肯定会不高兴,搞不好还会认为自己没尽力去办。

    经理见马钢的样子,已经猜出了肯定是对公司不利的情况,于是换一种方式问道:“情况糟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挽救的可能?”

    “有!”这回马钢回答得倒是十分干脆。

    “那谈谈你的看法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