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 御敌(3)
彼时,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出现很大幅度的下跌,员工心态不稳,市场质疑声很大,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员工发出呼吁:“不要过度关注股票的价格,而应做好应对更复杂形势的准备,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
马云还提出了“做好做强不做大”的口号,苦练内功,不做无谓的扩张,捂紧了口袋,为冬天的口粮打算。
最终的结果是,虽然阿里巴巴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但在2008年这个经济寒冬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作为阿里巴巴收入主要来源的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的续签率,在2008年达到历年最高,而且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抱着二十多亿美圆现金过冬。这样的一份成绩单让人甚至怀疑,半年前马云关于冬天的警告,是在危言耸听。
事实上,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马云“关起门来练内功”的策略。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倒闭的那个时期,马云就开始练内功。那时,搜狐和网易股价一度跌到冰点,在几美分上下徘徊。搜狐的股票价格居然跌到过公司现金量已经超过以股票价格计算的公司价值,为此张朝阳还动用过自己的钱去买过搜狐的股票。当时张朝阳经常形容自己是“孤岛上的弃儿”。其实,这也正是那场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尴尬而真实的处境。
那段发烧的时日里,作为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那些“中国概念股”的老大们,每日面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公告发布都应付不过来,还要讨好六亲不认的美国监管当局——sec和大大小小的股东、股民,还有多少精力去顾及经营战略和方向的思考呢?
而作为一家由私募资金投资的非上市企业,阿里巴巴有足够的自由度调整战略、修炼内功,甚至有权力对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高度保密”。即便是到了后来,华尔街趋之若鹜,等待阿里巴巴的ipo时,马云还是有些“不领情”,他经常对外宣称:“我们上市的条件早就成熟,但现在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建立团队、战略布局、使公司赚更多的钱。”
所以,在大家都在烧钱的时候,马云及时调整了企业策略,开始重新用脚走路。
从2001年到2003年,在阿里巴巴经历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三年内,马云推行了几件大事:其一就是“整风运动”,统一对互联网的看法,加强信心。
此时纳斯达克正在轰然坍塌,员工对未来十分悲观,思想极为混乱,“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马云告诉员工,阿里巴巴只有三大目标:做21世纪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的工作就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在三大目标的引领下,员工们再次对前途充满了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