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眼神,性格的风向标(2)
可以说,视线的交流是沟通的前奏。
一个人的视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了解。
其一,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关键。
其二,对方的视线是如何活动的。对方直盯着自己,或视线一接触马上撇开,其心理状态是迥然不同的。
其三,视线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观察对方是否以正眼瞧着自己,或以斜眼瞪着自己。
其四,视线的位置如何,这是观察对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还是由下往上看等。
其五,视线的集中程度。这是指观察对方是专心致志在看着自己,还是视线飘忽,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等。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也就是有无视线接触,能说明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好感或兴趣等。如果对方完全不看自己,便是对自己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相反,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发现陌生人一直盯着我们,必定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害怕。
另外,不相识的人,从彼此视线偶尔相交的时候,便会立刻撇开。这是由于人们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觉得被看穿内心或被侵犯权。当我们在等公共汽车或站在影剧院卖票口排队买票时,多为背向后面的人,这种表现为人们所司空见惯。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往前进,也是为了避免同不相识的人视线相交。但也有面对面者,这些人多为朋友、夫妻、亲人、恋人等。这些人会彼此默许自己的权受到某种程度的侵犯,因此,他们偶尔会视线交错,便于相互言谈,心理沟通。综上所述,相识者彼此视线相交之际,即表示为有意进行心理沟通。
但若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女人之间时,则具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当女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对方时,多半会产生凝视对方的行为。
在交往活动中,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其心态也大不相同。譬如,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也有例外,这与职位高低无关,而是性格原因。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