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路上,一旦放慢脚步就会被困难拖住
美国学者罗伯特·列文曾经做过一次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节奏的比较》的调查。其中,人们步行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依次是: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意大利。步行速度的测试指标是:行人在闹市区单位时间内步行60英尺的速度。在这份调查报告里,中国两岸三地人们步行速度的排序是:香港排在第14位,台湾排在第18位,大陆排在第24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的步行速度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成正比,步行速度越快,经济越发达。
在罗伯特·列文主持的这项调查里,步行速度最快的前10个国家除肯尼亚以外,其余9个均为西方发达国家。
假如在中国大陆做一次步行速度测试,那么,城市的步行速度一定快于农村的步行速度,沿海地区的步行速度一定快于西部地区的步行速度,甚至,在相隔不远的广州和深圳,人们也会明显感觉到深圳人走路的速度比广州人快半拍。
在拥挤的街道上,谁也无法容忍走路太慢的人堵在你前面,伦敦人把这种烦恼称之为“人行道之怒”。牛津街是伦敦的商业黄金地段,大约有6万人在这一带工作。一项调查表明,在牛津街w1这个邮政编码区域,有50%~60%的人每天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人行道之怒”。为此,牛津街一些商家于2000年12月4日发起“人行道之怒觉醒周”活动,向市议会送呈提案,希望把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分为两条——“观光步行街”和“快速步行街”并增派巡警,安装步行速度监测摄像机。规定在“快速步行街”上的步行速度不得低于3英里/小时。对步行速度低于3英里/小时的行人,应处以10英镑的罚款。
对于现代人来说,步行速度也是工作效率的体现。日本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福田永成曾在一本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欲从两位市场营销人员中推选一位做主管,这两位候选人的实力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举棋不定之中,老板突发奇想,分别打电话叫他们到办公室来。结果,一位用了80秒,另一位则用了110秒。于是,老板决定让用了80秒的人做主管——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输家有时只比赢家慢30秒。
在海尔集团的一次干部会上,张瑞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石头能浮在水面上的因素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但都被否定了。最终,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石头总是要往下落的,但速度改变了一切。用石头能打水漂,就告诉我们,石头在水面跳跃,是因为我们给了石头一个方向,此外,它还具有足够在水面漂起来的速度。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都是强调要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也是胜利者的状态。我们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获取成功,就必须比别人“走快”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