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将迷失自己的方向(1)
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你也会动摇乃至放弃。但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作出的选择。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剑拔弩张。曹操北踞中原却还试图吞并江南。在南下征战之前,曹操向孙修书表示,欲“与将军会猎于吴”,威胁之意溢于纸面。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大臣们分成两派,有人主战,有人主降。吴主孙权主战,而张绍等一班老臣却竭力劝孙权降曹。国运到底何去何从?战者不保,降者易安,就在关键时刻,孙仲谋听取了周瑜的建议,坚定了与曹操战斗到底的信念,并在朝会上拔下佩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在英主的带领之下,有了后来赤壁一战的辉煌,打得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让不可一世的曹操最后败走华容,离开江南。
孙权是个有魄力的人,在众声喧哗的时候,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的看法,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辉煌,留名青史。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始终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走自己的路,这种精神是成功必备的。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率兵进攻中山。刚开始还算顺利,但不久便遭到中山国的猛烈反击,节节败退。赵武灵王认为,要反败为胜,摒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靠传统的作战方式是不行的,必须学习胡兵的长处,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灵活地对战况作出应变:以骑兵对抗骑兵,改宽袖长袍为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这样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这就是“胡服骑射”的想法。
赵武灵王与大臣们谈论这一设想,大臣楼缓当即表示同意,相国肥义不仅认为这是英明的设想,更引出苗氏学习舞乐、大禹治水时经过裸国也随之的事例来坚定大家的信念。赵武灵王随即以身作则,找来一套胡服穿上,并发誓易服改装,骑射教民,不管世人怎么笑话,只要胡地和中山归属赵国,就是“胡服骑射”最大的成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