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思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可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然而却能将坚硬的石头凿穿。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在自然界的例子比比皆是。烈风可以吹断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却奈何不了一根细细的小草;铁锤可以砸碎硬硬的石块,但捶不坏软软的棉花。柔性思维的强大之处,就体现在这里。
与柔性思维相对的是刚性思维,这是人的本能思维,遇到问题时喜欢冲动地直奔目标,就像一个有勇无谋的将军,在战场上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冲杀,而不注意前面是否有陷阱。柔性思维是一种聪明的思维,就是永远在运动中认识事物,既包括思维内容的柔性,也包括思维方法的柔性。
从思维内容上讲,柔性思维强调万事万物都应以柔胜刚、以弱胜强,都应该学会守弱;从思维方法上讲,柔性思维强调辩证地、动态地、全面地、整体地看待问题。
柔性思维体现了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将其总结为守弱与应变之道。遇到问题时首先理清思路,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包括用什么思维观念来考虑问题、从什么思维视角来观察问题,在什么思维层次来分析问题等等。它就像是一个精通谋略的统帅,总是先分析判断战场目前的形势和可能产生的变化,然后再决定进退取舍,争取花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又是一年毕业时,大家都急着在离校之前找到合适的工作,小林也不例外。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家外企招聘总经理助理的信息。这则信息上写明要求应聘者用英语书写一封求职信寄到公司,然后等待公司回复。他心想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赶紧写了一封求职信邮了出去,然后在焦急不安中等待回信。
几天之后,他终于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回信。这是一封拒绝信,信上写道:“你完全不了解我们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乱投求职信,无疑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你的英语求职信中,很多句子语法不通,单词拼写也是错的。我们是不会聘用你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
小林看了这封信后,心里很是不平。他想立刻写一封回信,用更恶毒的语言骂这个寄信人。但他又冷静地想想:“就算信中所用的语言是很过分,但我又怎么知道他说得不正确呢?对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我对他们公司肯定是不够了解的;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环境里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英语书信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人家的批评并没有错呀。我不仅不应该骂他,反而应该写封信感谢他才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