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示弱思维:以退为进,败中求胜(2)
    示弱思维:以退为进,败中求胜(2)

    而与他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明智决定,继续向上攀登,虽然最后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却因错过了安全时间而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征服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可以想象,如果克洛普也一味地执著,不顾一切地去实现目标,那么将遭遇与同行者同样的结局。但是他学会了示弱,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全局,以小忍换大谋,以退为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给人以启示的应聘实例,每个人在应聘自己意向中的单位时,往往在自己的简历上恨不得把所有的优点、经历都罗列上去,以展现自己的优秀。但是有这么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下了自己“不太合群”的弱点。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难以理解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招聘单位反而录取了他。

    在招聘单位看来,这位大学毕业生能实事求是说出自己的个性弱点,恰恰是其诚实守信的表现。对一个单位而言,这是一种难能可贵、必不可少的素质。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说明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但假如不能正视自己,恐怕谁也无法帮他在事业的前进道路上开辟航路。这个毕业生主动向用人单位“示弱”,有意暴露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弱点,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示弱”不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处世哲学吗?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