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思维:提前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你为自己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了吗?一场金融危机,让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有人说,现在不仅是冬天来了,而且还是“零下20度的冬天”。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会觉得这个冬天特别冷、特别难熬?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考察,最本质的原因是盲目的乐观思维,使企业缺乏忧患意识和风险管理观念。
2008年7月23日,马云在一封发给员工的题为《冬天的使命》的邮件中,号召阿里巴巴全体人员准备“过冬”,并表示全球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在这封信中,马云郑重地将“过冬”筹备工作提上了日程。
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提“过冬”,早在2007年12月的一个商业论坛上,马云和柳传志就已呼吁准备“过冬”。而2008年2月,马云也在员工大会中表示,阿里巴巴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冬天”的来临准备更多的粮草。
与马云英雄所见略同的是华为的任正非,他发出了8年里的第3次“冬天”警告,提醒员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有了粮草,企业不仅能安然“过冬”,甚至能为下一个机会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春天呆得久了,让我们许多人完全忘记了还有冬天这个季节的存在。很多企业和个人都习惯了在繁荣时期的思维和行动,各种决策都受“繁荣思维”支配,他们从未想过在经济的繁荣中准备过冬的粮食。
事实上,大自然有节气,经济也有其周期。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结果。这场金融危机给我们普通人的教训就是,不管在哪个季节,都要为自己留出足够的过冬粮食。
人如果平平安安,自然是莫大的幸福,但人生变幻莫测,在积极的人生中还应考虑“最坏的可能”。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冬季:中年下岗,生意破产,孩子不读书,家庭破裂,生病或者遭遇车祸等等,这些都是不知何时就会到来的冬天。人生美满与否,有二手准备总不会错;人生或悲或喜,却在于是否有二手准备,因为积极的人生需要未雨绸缪。
美国劳动部提供了一份数据,在25岁的100人中,40年后,1人富裕,4人经济独立,5人继续工作,12人破产,29人死去,49人靠退休金、社会福利或朋友。在100人中,只有几个经济独立,他们的共性是都在年轻时做过详尽的理财规划。那么,你打算成为100人中的哪类人呢?不妨问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你打算如何结婚购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