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无比荣耀的工作。工匠做得很仔细,以至于他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几个月才完成雕塑,因为他把雕像的背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漂亮。
雅典城的官员因为他超时而非常生气,问道:“你把雕像的背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漂亮有什么用呢?又没人看得见背面。”
“是吗?可上帝能看见!”工匠回答道。
做事情就好比把所有雕像的正面放在了一起,展示给我们看。这位工匠的言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你工作时,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可以努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要甘心沦为一个平庸的工匠。
一次,孔子向鲁国著名的琴师师襄子学弹琴。练了十天,还在弹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见了此情景便说:“你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子闻此语,笑了笑说:“我已经熟悉了曲子,但还没有学会弹琴的技术。”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熟习了弹琴的技术,可以学习新内容了。”而孔子却说:“我已经熟悉了弹琴的技术,但还没有体会琴曲的意蕴。”
再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体会了琴曲的意蕴,可以学习新内容了。”听了这话,孔子又说:“我还没有体会出曲中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感觉到了琴曲中人穆然深思的样子、安然愉悦的心情、高瞻远瞩的志向,于是便找来师襄子对他说:“我知道曲中人是怎样的了。他高大挺拔,目光深远,是天下之王。此人若不是周文王,那还会是谁?”师襄子听了孔子的话,不禁连连夸赞。
孔子在师襄子的认可下也不学习新内容,反而一直学习一首曲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想更好地弹好这首曲子,他不仅仅要学曲子的弹法和技巧,而且还要细细体会曲子的意蕴与曲中描写人物的样子。只有这样精细的研究,才会让弹出来的曲子更加动听,更加生动。这就是孔子追求完美的思维。
对每一个人来说,对每件需要做的事情,都要达到尽善尽美。比如说在工作中,不是最好的计划,就可以不去读它,只有最好、最完善的,才是被期望与接受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只有好的工作计划才能逐步地靠近自己的目标。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已做得足够好,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