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有句古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人要有忧患意识。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也许有一些人会固执地说,自己命好运气好,根本不必担心明天会如何,也不必担心有什么顺境与逆境之分,因为你自以为能够“逢凶化吉”。如果真能够这样的话,那可真是令人欣慰,但问题的关键是,你真的能用命好运气好解决一切难题吗?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入水,便立刻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于是迅速挣扎,跳跃出水,虽受轻伤,却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没有感到温度的慢慢升高,一直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随着水温逐渐增高,青蛙的游动渐趋缓慢。等到温度升得很高时,青蛙已变得非常虚弱,无力挣扎,最后慢慢而又安乐地被煮死。
两只青蛙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舒适的环境容易使人忘乎所以、丧失斗志。任何个人乃至组织都应学会居安思危,加强危机意识。否则,即便是有应激反应能力,在遇到危险时也于事无补。所以,即使现在我们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但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并做好危机预防。不过,也许有人会说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如此,何妨一切都随缘,又为什么要有危机意识呢?
没错,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时时走好运的,不管预测得多好,“万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心理及实际行为上都要有所准备,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打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而具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彻底消灭,但却可以把损失降低,为自己留得退路。
伊索寓言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不停地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问:“现在既没有猎人,也没有猎狗,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呢?”
野猪回答说:“如果我现在不磨锋利牙齿,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我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这只野猪所具有的,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
不可否认,人是有着惰性的,安逸的日子过着过着,每个人就都可能像温水里面的青蛙一样,也许周围的环境已经有所变化,但我们却还没有意识到。等到真正意识到的时候,自己却再也无能为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