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当下的自己,在挑战极限中实现超越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对事情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凡事拥有自己内在的标准;才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单纯地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超越自我。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活70年。但要度过搏击长空70年的峥嵘岁月,在40岁的时候,它必须做出艰难却非常重要的一次抉择。
40岁的老鹰爪子已经老了,无法有力地抓攫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这个时候,它只能有两种选择:或者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
后一种选择要经过150天漫长的重新修炼。它必须飞到山顶悬崖上筑一个巢,停留在那里,不再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先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后30年,老鹰又可以重新在高空自由翱翔了!
无独有偶,传说中有一种神鸟。名叫凤凰。神鸟天生尊贵,性情刚烈坚毅,不论遭遇怎样的艰难险阻,磨难过后,总是可以在一片火焰的灰烬中得到重生,生生不息。
当然,否定自己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有时也会令自己难堪。但敢于否定自己,能够使人成熟,会让你赢得更多的尊重。对领导者来说,勇于否定自己,更是一种胸怀的体现和睿智的选择。
一代文豪巴金能够在垂暮之年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向世人展示人生旅程中曾经的败笔。这不仅没有损害他的形象,相反更增添了世人对他的敬重。
哈佛大学校长讲过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