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后的人生觉醒课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努力做最好的推销员(2)
    努力做最好的推销员(2)

    乔·吉拉德说,“是否有人不相信,我怎么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我要打开你的脑海、你的心,让你们知道,我能做到的你们也能做到,我并不比你们好多少。”

    乔·吉拉德自信地说,“我打赌,如果你从我手中买车,就会到死也忘不了我,因为你是我的!”

    他说,“我卖车有些诀窍。就是要为所有客户的情况都建立系统的档案。我每个月要发出1.6万张卡,并且,无论是否买我的车,只要与我有过接触,我都会让他们知道我记得他们。我寄卡的所有意思只有一个字:爱。在世界500强中,许多大公司都在使用我创造的这套客户服务系统。我的这些卡与垃圾邮件不同,它们充满了爱。我每天都在发出爱的信息。”

    他还说,“有件事很重要,那就是大家都要对自己保证,保持热情的火焰永不熄灭,而不像有些人的情绪那样起起伏伏。”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会给自己创造机会,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李嘉诚在读完两年小学后便辍学,在他舅舅的南洋钟表公司做杂工。父亲的早逝给李嘉诚留下了一副家庭重担和债务。李嘉诚在14岁时,凭借着一股少年的毅力、韧性和真诚,在一家茶楼找到一份工作。他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其一,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以便找机会验证;其二,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待人真诚而且投其所好,顾客会很高兴地惠顾。李嘉诚对顾客的消费需求和习惯了如指掌,谁喜欢什么,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久而久之,他便练就了一套既能赢得顾客的好感又能让顾客甘愿“掏钱”的本领。

    后来,李嘉诚又到一家五金厂做推销员。在那里,他每天起得最早,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厂里的。他肩挑铁桶沿街推销,几乎走遍了香港的每个角落,从不放弃任意一笔可做的生意。李嘉诚凭着坚定的毅力,逐渐建立了销售网络,慢慢赢得了许多顾客的信赖,当然也深受老板的器重。再后来,偶尔的一次失败推销经历,让李嘉诚看到了铁桶的穷途末路以及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

    从此,他便开始了塑胶产品推销员的经历。他在塑胶产品的推销中大显身手,这是李嘉诚在他推销生涯中得到的第一桶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练就了一个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多种才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