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捕捉某种猎物,狼通常先“放纵”它,待它放松警惕,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甚至有些“狂妄”的时候,再看准时机下手,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样狼往往十分轻松地就能战胜对手。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在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手段。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就必须去掉“急功近利”的心态,静观其变,顺势而动。
少年皇帝康熙也曾用欲擒故纵的战术,剪除了权奸鳌拜。顺治帝临死之前,遗诏命鳌拜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玄烨。鳌拜出身戎伍,野心勃勃,他见康熙皇帝年幼无知,便广植党羽,排斥异己,把揽朝廷大权,肆无忌惮地圈占农民的土地,扩张自己的权力,企图篡夺皇位。他经常在康熙面前呵斥大臣,甚至吼叫着与幼帝争论不休,直到康熙皇帝让步为止。
鳌拜的行为,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但大部分人慑于鳌拜的权势,不敢做声。唐熙六年,玄烨14岁,按照规定,他可以亲政了。鳌拜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鳌拜的存在,已成为皇帝权威的严重威胁,但鳌拜羽翼,大权在握,正面交锋,很可能要发生巨变。
少年皇帝康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不露声色地为铲除鳌拜集团进行准备工作。他给鳌拜父子分别加封“一等公”、“二等公”的封号,以后又分别加了“太师”、“少师”的封号,使他们位极人臣。与此同时,康熙亲自挑选一批忠实可靠的少年入宫,以练“布库戏(摔跤)”为名,组成了一支可靠的卫队善扑营,在组织上悄悄地作了安排。行动之前,康熙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京城,以削其势。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康熙亲自向善扑营作了动员部署,宣布了鳌拜的罪状,随后召鳌拜进宫,立命擒之。
就这样,康熙未动一刀一枪、巧妙地运用欲擒先纵的变通之术,就除掉了权倾朝野的鳌拜。
在形势不允许、实力不够时,应该满足其,骄其志气,培养其矛盾,加速其灭亡。运用欲擒先纵之术,不但要有一定的远见和智慧,而且还需要有过人的耐心和毅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