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气质靓丽女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知识,提高美丽的品位
    知识,提高美丽的品位

    有知识才华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不惊人,但她的美丽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谈吐不俗,仪态大方。爱读书的女人,她的美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香的淡淡清茶。

    要想学得更好,学得更有用,女性就得亲身实践。因为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当一位女性能亲身感知学习得来的知识,最容易引起心灵的震撼,也最容易把知识内化于心,长久地发挥巨大的作用。

    达尔文说过:“一项发现如果能使人感到激动,真理就能成为他终生珍惜的个人信念。”而女性通过实践所学的知识,就能引发这种激动。著名的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深情地回忆他幼年的一件事:“我5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虫关在瓶子里,看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惊奇的观察下,它竟变成了一只蝴蝶。”他把这项发现作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其实这个发现极其平常,但由于是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由此照亮了这位科学家的心灵,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实践的诱人,这对他整个成长、整个人生的价值非同寻常!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反传统教育的旗手杜威博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开创了“实验教学”的先河而蜚声世界哲学界和教育界。杜威强调他的哲学是“行动、实践、生活”的哲学,他曾说,在他的教育著作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思想,这就是颇为抽象的“知”和“行”的关系的学说。杜威特别强调行动、操作,认为观念、知识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由此,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一系列“知行合一”的教育纲领。他认为,教育过程和生活过程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不断在生活过程中学得经验和改组经验。他要求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内容组织到学校教育过程中去。

    “从做中学”的主张,要求学生要从自身的社会活动中学习,按照这一思想,教学就是把东西交给学生去“做”,而不是把东西交给学生去“学”。知识总是与“做”相联系的,只有通过“做”而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