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人,往往自食苦果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他在少年的时候,文章就写得很好,名气也很大,后来中了进士,当过御史大夫,因为犯了一些过失,被贬到雍州当司马,不久又调到柳州去当刺史,最后抑郁而终。好友韩愈眼见柳宗元被小人陷害,郁郁不得志,心中很难过,便写了《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意思大致是说一旦遇到很小的利害冲突,便会翻脸不认人。当朋友落入陷阱后,不但不出手相救,反会借机推挤。
后人把这段内容引申成“落井下石”,比喻乘人危急的时候加以陷害。
《三国演义》中吕布对刘备既有过守望的相助之情,又有“辕门射戟”之恩,但在徐州一役,吕布失手被曹操俘获,曹操想劝降吕布,刘备却怕曹操多了一员猛将,如虎添翼,便乘机对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暗示曹操吕布是无义之人,早晚要反叛的。因这一句话,刘备就借曹操的刀将恩人害死。
任何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落井下石,落井下石的人往往也会自食恶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