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忍耐中等待时机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委屈和困惑。在有些情况下,真的需要我们去学会忍受和等待。忍耐不是要放弃我们的目标和原则,而是“以退为进”的等待——等待天空的雾退去,等待前进的时机,等待生活变得更美好……因此,忍耐并不是一味的退缩,而是在忍耐中等待时机。对于做大事的人来说,忍耐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小刘的传奇般的发家史被同行炒得沸沸扬扬,版本众多,他自己也毫不避讳:“其实我是刷马桶出身。”
第一天应聘时,小刘忐忑不安地走进老板的办公室:“你好,我叫刘××,今年刚毕业……”话还没说完,老板头都没抬一下:“出去!出去!我们不要刚毕业的!”小刘当时感觉喉咙好像被石块堵住了一样,但他仍小心翼翼地说:“虽然我刚毕业,但是我挺有天分的……”老板粗暴地打断了他,高声地说:“出去!出去!我们的员工个个都有天分!出去……”
小刘马上拿出作品放到桌面上,老板扫了两眼,感觉还有点意思,就耐着性子对小刘说:“我们这里是无纸化办公,要求熟练操作电脑。”小刘连连说:“我会,我会电脑!”软磨硬泡之下,老板答应试用他几天。没过几天,老板又走过来请小刘走人,原来老板看出他只是会点皮毛。
如此三番五次的“摧残”,换了别人早就打退堂鼓了,偏偏小刘是个天性倔强的孩子,他决心“赖”在这家公司不走了。
有人曾对他说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光有自尊心是不够的。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的恐惧和小小的面子,才能真正立足。
小刘表示,他只想学电脑,不要公司的任何报酬,只要管他吃住就可以了,并且每天为公司打扫卫生。老板最后开了个苛刻的条件,必须负责每天打扫公司的卫生间,包括刷马桶。
小刘答应了,于是他开始在公司利用所有的机会“偷艺”。直到1999年7月,他独自完成某别墅群的规划,设计费为200万元人民币。这时的小刘已经很老到了,上学时他的风景水粉画功底此时也大大地派上了用场。客户看了小刘的设计图纸后赞不绝口,痛痛快快地将尾款全部划到了公司账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