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也曾掉下来
她偷偷告诉我一个秘密:
月亮小时候,
也曾经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
坠落到森林里唷。
——《又寂寞又美好》
总是能在一些很纯净的文字背后,不经意间便读出一种带着孤独与落寞的、震撼心灵的忧伤。而后,又在反复咀嚼中,看到点点希望,让自己不至陷入沉郁和颓然。我很奇怪为什么写出这样文字的作者,总能够将这些感觉和情绪拿捏得如此恰如其分。仔细思考过后我终于明白,原来,每一段这样的文字背后,都有一段同文字一样波澜壮阔的人生。
杜甫在抒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他是一位饱经战乱之苦的老人;史铁生发表《我与地坛》前,正在双腿初残中饱受煎熬;几米在创作《又寂寞又美好》时,刚刚得知自己身患血癌。
在诸多不如意的境遇中,他们在哀伤的岁月里静默地思考人生,并将难以演说的孤独与寂寞汇于字里行间。他们用心体察着世界,用宁静而清纯的心灵与生命对话,于是在文字的最后,出现了对美好的期望,好似黑夜天空中出现的点点星光。“抑郁出诗人”是很有道理的。
把抑郁以及抑郁中的思考翻转着载入作品,在安慰自己的同时,激励那些依然陷于低谷泥沼中的人们。这是大多数作者,大多数作品的主旨。相比之下,我们的情感却是那般浅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