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智商
在竞争激烈的创业领域里,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独特的资源或者优势。想要获得这样的优势,企业就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企业智商。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企业如何去获得企业智商。
人们总是在说谁比谁聪明,通常体现在某个人的业绩比较优秀,思维比较敏捷等方面,虽然这仍然存在主观臆断,但却提出了一个智商的概念,即人们说的iq。在这方面,人们往往只将这种对比停留在个人的层面,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虽然企业也存在业绩和赢利能力的区别,但一般人们不认为存在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聪明,也就是并不认为企业是存在智商高低之分的。如果有人这么认为的话,也只认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的执行能力更为优秀。其实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企业不仅存在智商,而且其智商甚至决定了企业的优秀程度,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的:“精神财富决定未来财富。”
企业智商就是指某个商业组织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整体的、有机的、具有组织特色的理论知识、思维模式和运营经验与能力。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智商的内涵,企业智商包括3个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这里的理论知识除了普遍性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培养、市场营销以及宏观商业政策等理论之外,还包括企业所在的行业专业知识和行业趋势等。另外,理论知识包括企业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如产品研发、市场开发、行政事务处理、市场推广、产品销售等方面,因为除了普遍理论知识外,每个行业和每个组织的自有理论都具有一定区别。
二是思维模式。这点比较抽象,但是却是企业智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涵,因为对于一个商业组织来说,思维模式决定了其运营模式,从而也决定了其营利模式。为什么有的企业实行差异化,而一些企业则在同质化中力求成本领先呢?这两种企业都可能获得成功,这表现为战略问题,但其本质却是受企业的思维模式所影响。
三是运营经验与能力。人们往往认为智商只体现为理论和思维,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理论和思维不能直接获利,只有通过适当的操作才能化战略为战术,并在市场中经过考验而获得结果。这点也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研发,其次是公司内部业务流程,最后是市场操作。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这3个节点形成的企业运营链不断得到锻炼,逐渐成熟,并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也自然地培养了企业的运营能力。
另外,企业智商所涉及的这3个内涵其实包括了企业的输入输出两个方面,更通俗点说是包括了企业的内部处理和外部联系的知识和方法,而无论是哪方面都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领导力和员工的执行力,也就包括了企业上下级的沟通力和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和配合度。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智商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也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企业智商是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个人智商通常表现为单个个体的理论思维和操作能力,但企业智商则是全体员工合力形成的,它不专为某个人拥有,即企业领导者和关键员工不能全面把握和控制它。当然,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优秀员工可以影响和提升它,但同时企业智商又属于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即每个员工都可以为之贡献,它可以实现共享。
二是企业智商是整体的,这是在共享基础上的提升,因为商业组织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但是真正良好的企业智商并不受到人员流动的影响,至少不会因为关键员工的流失而使企业智商体系崩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