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不是年终的总结(2/2)
    一个欣欣向荣上下一心的团队实在是令人比较向往,但是对做项目或者销售的人比较适合,其他就未必了。比如说财务,你能指望整个财务部上下一心吗?很难,因为这是个跟损益不直接挂钩的部门,业绩不是考核财务部门的指标,也无法成为激励因素。每个人都只是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做尽可能少的事。不担责任,也不指望高额的收益。

    再说财务、人事或者行政,一般意义上女人扎堆的地方,是非是多,但绝对没有大是大非,飞短流长能影响到的只是低层的人而已。真正大是大非都是由于利益的冲突,更多地体现为部门间的矛盾,或者更简化地说是部门经理的矛盾。不可否认,女性在部门经理里面不会占多数。因此,所谓的是非,所谓需要心机的地方仍然是男人与男人之间或者男人与女人之间,而不是所谓女人扎堆引起的。

    我很幸运地曾经遇到这样的老板,有过一些深层次的关于外企发展之类的交流,本土的人才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成熟或者说被外界认可和接受,而他们这类中间地带的人(我当时的老板是新加坡人),也有很深的危机感,并且他也提到自己最多只会在中国内地待五六年,始终要注意培训我们本土的人,因为最终他们要离开的。一个有魄力领导的根本是把培养出一个得力的下属作为自己的performance,而他遇到过的很多中国籍经理,都会倾向打压自己手下过于能干的人,中西方的差别源于文化的差异。一个中国人本科毕业到工作多年,很多时候是和打麻将一样,看着上家,防住下家,还要用眼睛去瞅对家。

    我也曾经招过一个很能干的手下,最初看简历就几乎一眼相中,觉得对方潜力无穷。我的强项她几乎全部覆盖,按理说这样的人招进来我全无好处,可还是招了进来,我也知道只要给她一定的指导,假以时日一定有所成就,只是最终自己还是没有给她特别的关照,想想可能还是人性的弱点吧,我没有得到指导自己奋斗出来就没理由让别人直接走捷径。不过,坦率地说,至少我没压制她的发展,只是没有努力帮助她快点发展而已,而且我只是一种公平的心理(我当年自己摸索,所以别人也该自己摸索),不是因为担心对方以后强过自己。能做到这样也算不错了,相信这种心理大家都不陌生。

    我的心态目前是非常消极的,想干点事情但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想离开,但成本又太高。因为几次oversea training(海外培训)带来的赔偿合同,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特别的苍凉。

    人总是特别的矛盾,冷眼观察周围的一切,计算自己的利益如何实现,有时候又觉得不过如此,我其实最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事业。

    一直过得太理性未必是一件好事,以前想过去西部放逐自己,想过出国,想过去荒漠流浪,最终都输给了理性,每天做着自己能做的事,却不敢奢望兴趣与工作生活结合。按部就班读书毕业工作,却从来没机会去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以前想要怎样自己才会快乐,想了很久,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快乐过。所谓沧海桑田,也许只有若干年后才明白对错得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