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局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七章 心灵瑜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5)(2/2)

    在刺激过程当中,如果刺激是可以预期的,那么,你的压力感就会下降;如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危险有多大,就会让你压力很大。比如,有些人加班会有压力,假如我们一个月每个星期六日都要加班,就会有压力。可是,对于“能预期到加班在三个月后会结束”与“不知道公司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班才结束”,哪个压力感受比较大?当然是后者。

    刺激不可预测时,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例如,感冒在什么情况下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呢?如果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们的压力就增大了。在西藏感冒和在北京感冒压力感受一样吗?当然是在西藏感冒的压力比较大,因为我们知道在西藏感冒的危险性更大。凡是刺激给我们带来压力,一定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认为会发生损失。

    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尽量减少员工的不确定性,多给他们安全感。例如,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都需要调整,人员变动也十分频繁。这时,一些对企业忠诚感较强的员工就情绪低落,压力增加。在工作之余交流时,大家互相探讨:“是不是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我们的危机感,以此来激励我们呢?”不,聪明的企业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员工,这是危险的,因为虽然表面上大家积极工作,但是内心的压力过大,情绪低落,工作效率自然就降低了。

    在压力管理的培训中,培训师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培训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着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通过训练工人适时地停止工作而休息,便将工人的绩效提高了几乎四倍。这提醒管理者:不要让自己的压力持续积累,压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寻求方法释放,否则,积累的压力强度越大,带来的影响也越大。专家们也指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对健康是有害的,因此,要学会在感到疲劳之前休息。正如在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每天穿同一双皮鞋一样,要给皮鞋以恢复“物理疲劳”的机会,否则,超过了“物理疲劳极限”的皮鞋坏得最快。

    过度压力可以影响情感,但是压力和情绪是可以被管理的。可被管理是指它会改变,或者更好,或者更糟。任何一个看起来被压力严重影响的人,包括抑郁症、恐惧症患者,当他突然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观念的时候,他的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所有困扰他的外部问题都会统统消失。因此,当我们每次面对压力的时候,要去思考,只有善于思考,我们才能获得一些思想和体会,并沉淀下来。时间久了,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从而获得良好情绪。

    压力能变为动力,是由于个体有心理压力时,不会无动于衷,而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处理所处的具有威胁性的刺境。

    心理压力的动力性,表现为对适应行为的积极增力作用和消极减力作用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心理压力过大时,人的理智一般难以控制,个体常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反应。中度心理压力一般会使人的行为能力降低,产生重复和刻板的动作。

    在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状况下,个体可能在理智的控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压力事件妥善处理,使个体正向的适应性行为增多,动力性随之增长。但在适度压力或轻度压力状况下,个体若不能理智控制或失去理智,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对压力事件漠然置之,不及时妥善处理,只会减弱心理承受力和行为动力。

    总之,管理者在工作当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压力,其心理承受力就难以增强,人的正向适应性行为就没有机会得到学习和提高,一旦面临较大压力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清华大学管理学教授张德提出了著名的人才培养“豆芽菜”理论。我们知道:发豆芽的时候,需要放一块石头才能长出又粗又壮的豆芽,但是这个石头的大小要合适。过小的石头,豆芽长不粗;而过大的石头,豆芽长不出来。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适当营造压力的氛围,适度的压力能促使员工自我激励,并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但是压力过大,会把员工打垮。因此,对企业而言,管理者要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压力的能力,且要适度设置下属的压力。虽然有时压力可能很大,但若能合理调控,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一定大——我们可以寻找释放、缓解和调节自己压力的方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