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诚信取胜,生意兴隆(2)(2/2)
    不讲信用,必定会垮,会败下阵来。

    一个人如果讲信用,讲到了众所皆知的程度,即树立了信誉。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信用,那么他就享有一种无形的资产,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比一般人多几分成功的可能。无形之中,人们就认为你说的话值得信赖,你的事业成功也就多了一份担保,少却了一分人们的疑虑和不安。而且,拥有了笃诚守信的好名声,各行各业的人都愿意与你打交道,愿意与你结为朋友,无形之中又多出了许多的路子可以走。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发扬讲信用的传统和优势,珍惜自己讲信用的声誉,你笃诚守信的美名一定会经过这些人越传越广,越传越大。如此这般,无论你想要做什么事业就如顺水而行。比如,美国名人培尔特,人们在提到他时,曾经这样称赞他讲诚信的品质:培尔特用勤劳、智慧在众人心目中树立了一个笃诚守信的形象,正是由于这种名声,人们愿意和他结交。做人做到这一步,才有信誉可言。

    相反,不守承诺,从做人的角度讲,则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身”,连脚根都站不稳,成大事岂不成了空谈?从治理国家的高度讲,则亡身亡国,历史上的诸多故事都反复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也十分地注重诚信,他认为做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言必行,行必果”。《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做到言与行的一致性。孔子在教授弟子做人的道理时,强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不仅因为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德盛于世,更重要的是他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君子最注重讲诚信。因此,无论在言还是在行时,他们事先总会经过精心地策划,仔细地推敲,对自己的所言所行的可信度做了反复的考虑,言行的结果早已了然于他们心中,凡事“言必行,行必果”,只要一说出,他们就会按照已经确定的步骤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君子,他们有言必行,并且以自己的行动倡导诚信,甚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美名,而是为了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人们,号召人们都要做到宅心仁厚,有言必行。

    总之,信用问题是为人的一个根本原则。在这个社会上不仅人人做事都必须讲信用,而且要把信用讲好,讲出名气。作为在生意场上驰骋纵横的生意人,要想掌握商战取胜的秘诀,则更要高度重视信用问题。如今商业上都流行质量三包:包修包赔包换。这同样是一种信用,虽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承诺,但要做好做出名气却有相当的难度。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在它的饮料当中发现有过期变质的物质,便马上通知自己的营销人员,在出现问题的整个欧洲区“召回”过期饮品。此举虽然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但也是一个确保自己产品质量,笃诚守信,珍惜声誉的举措。但要做出这一决定也是需要很大魄力的。如果换一家小公司,或者换一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事情后果的决策人,自己事先向客户承诺的质量三包,也就充其量做个样子,一旦出事就逃之夭夭,不管不问了。这种不守信用的商人是最没出息的,也是最遭人所鄙弃和憎恨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