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一间闷热的小屋当做实验室。一边研究电声转换原理,一边设计制作实用的机械。他们花了两年的心血,终于制成了两台十分粗糙的样机。然而在实地实验时,任凭他俩怎样大声地呼叫,样机也依然没有反应。
面对这可怕的失败,两人苦苦地思索着原因。他们用心观察着所有的可能性,最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的送话器和受话器灵敏度太低,所以声音微弱,难以辨别。于是,贝尔马上设计了一个助音箱,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制作材料,他们就把床板拆下来。做好木箱后,他们又改制机器,就这样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新机器终于改制完工。
1875年6月2日傍晚,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在这次实验中隔着好几个房间,沃特森终于清晰地听到了贝尔在另一端的热切呼唤。电话机可以帖声音了,两人欣喜若狂。
就这样,经硅辛的劳动,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设想终于变为现实。贝尔和沃特森,以他们的智慧和毅力,为人类献上了一份厚礼。
创造往往就是这样,有时只差一点,如果你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成功。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善于在思想上自我除锈,使思维保持正确和灵活的状态,这一点正是他超常之处。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而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挫折,而是永不被挫折所击败。”
毅力还表现在对自己弱点的自我克服上。
江苏省如东县兵房小学的学生陆冬辉在9岁那年,因为偶然被悬在上空的高压线放电击倒,经抢救,双臂被高位截肢。
在痛苦的挣扎之后,小冬辉决定抠一条新的人生道路。没有双臂就启用自己的双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冬辉把书放在床上,一只脚压住,另一只脚翻页。可是两只脚笨拙得很,不是翻许多页,就是把书弄扭歪了。他气得一脚把书踢出去,他恨自己。
妈妈耐心地劝他:“要耐心,要有个过程。小时候学走路的时候,也是一两个月才学会的。吃饭拿筷子不也要反复的练习吗?这些都很正常,不要灰心,坚持一两个月,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冬辉再次坚定信心。一个月,就能熟练翻书了,两个月,就能夹笔写字了。以后,慢慢地,他学会了用脚处理日常生活的许多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