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受到爸爸的启发,接着说:“那也可以说‘春天里,树苗要喝水’、‘我和小树一起成长’……”丁丁一连串说出了好几种想法。
“对,一道题可以有好多种答案,有好多种解法……”
丁丁说:“那是老师给我判错了?可是我不敢指出来,我怕老师会不喜欢我!”
爸爸说:“你说的是正确的,你这样做是善于思考的表现,老师不会生气的。当然,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你不应该炫耀自己找出了老师的错误,态度要坦诚才对!”
第二天,丁丁举着满分的试卷高兴地对爸爸说:“老师给我重新判分了!还表扬我有想法,敢讲真话!”
很久以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意思是,我很敬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尊敬真理。当老师的所说所为和真理有冲突的时候,我宁愿指出老师的错误,也要坚持真理。我国古时候的诗人韩愈也曾经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当学生的不一定要比老师差,做老师的也不一定都非超过学生不可。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知识,你才能找到更多的真理,获得更大的进步。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前人(包括老师)的权威观点,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伽利略敢于批判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才建立起更加科学的力和运动的观点,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哥白尼正是敢于对“地心说”的权威理论进行批判,才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12岁以前,学生普遍都会认为:“老师肯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正确”,而且年龄越小越是有这种心理倾向。然而,小学阶段正是打好知识基础的大好时光。你需要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真理。需要开拓自己的思维,破除对权威、书本、标准答案的权威,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如果你明明知道老师说错了做错了却不敢说,不愿意说,甚至还要把老师说错的当成对的,那就是愚蠢的做法。一旦你发现老师有错误的地方,你完全可以“挑战老师的权威”,指出老师的错误,表明你自己的看法。只要你态度恭敬得体,不是恶意地想出老师的洋相,相信你的老师会虚心接受你的意见。当然,给老师指明错误,也要注意方式,讲究时间、场合和礼节,不要让老师觉得太尴尬才好。
韩飞的父亲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妈妈是出版社的编辑,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书和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因此,他的语文成绩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历史基础尤其出色。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韩飞开始对教语文的老教师不满起来。虽然这位老教师每年任课班级的语文成绩都是全校排名第一,那主要是因为他在应付考试上很有一手,但是,他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常常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韩飞却非常不喜欢这种“标准”,多么落伍和牵强呀,而且好多都不准确,甚至有的还是错误的。有时候韩飞忍不住就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吧?应该是这样的,我看过一本书上说……”于是,他开始引经据典和老师争论起来。
老教师的教学计划常常因为这样的“争论”被打乱,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韩飞争辩得胜,让老教师觉得很没有面子。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老教师当着全班同学大声对韩飞说:“你不要以为自己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起来,你这是目中无人!”从此,老师对韩飞不冷不热,让韩飞很“郁闷”。
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对满脸委屈的韩飞说:“你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非常勇敢,妈妈很欣赏你这一点。不过,老师再错也是老师,应该尊重他们,你在课上和老师当面争论,打断他的教学,就是对老师的不敬。以后呀,你要是对老师的观点有疑问,最好在课后和老师交流,或者给他递一张质疑的纸条。这样既能解决你的疑问,又不会打乱上课的秩序,也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你说好不好呀?”
从此以后,韩飞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去做。奇妙的是,老教师不仅乐于和韩飞一起探讨争论,而且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历史古籍送给他,鼓励他以后在历史方面继续钻研和深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