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
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互联网。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ebay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
教英语的马云从不懂互联网为何物,到成为一种新模式创始人,主要是因为敢于做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这种勇气值得毕业后的年轻人学习。
no2.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1921年,《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谈到了电报对信息传播的重大作用,说当时人们接受的信息已是25年前的50倍了。有十几个人,就从这报道中得到了启发。
他们想,如果创办一份文摘刊物,让读者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肯定会受到欢迎。他们说干就干,立马就去办各种手续,当他们申请邮局发行时,得到的答复是因为还从没有过这类刊物,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还要等一等。绝大多数申办者就只好等等再说。这十几人中有一位叫华莱士的年轻人却毫不犹豫,他想:你邮局不发行,我可以自己发行呀!他没有等待,而是将订单装入2000个信封中,从邮局发往各地。
就这样,这位年轻人创办了当时世界上很少见的文摘刊物,它一下子就拥有了不少读者,而且市场越来越广阔。这本刊物就是著名的《读者文摘》。到了2002年,这本刊物已成为了世界性的刊物。它用19种文字出版,发行到127个国家,年收入达5亿多美元。
沿着别人的足迹,只能做别人做过的事。闯一片自己的天空,你才会有收获。
no3.做大家不去做的事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一个一心一意追求财富的人来说,通往财富的道路也是无处不在。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就曾经通过一个财富创意将花钱变成了赚钱之道。
创业之初的福特与一家汽车配件商订购了一批零件,价格与质量谈好后,福特要求对方用木箱做包装,以减少运输中零件的损坏,并详细而严格地规定了木箱的长度、厚度以及宽度。配件商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为了长期和福特做生意,他们还是一一照办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