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几年的你,不应该是暮气重重、死气沉沉的状态,而应该是开放与奔放的状态。如果你想在开放的时代里获取成功,那么在你成长的“基本国策”里就要写上“开放”二字。
no1.成为一个世界人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2005年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主要纪元——全球化1.0:始自公元1492年,持续到公元1800年前后,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其推动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从公元1800年持续至公元2000年,中间曾经被大萧条及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世界继续从“中号”缩小为“小号”,其推动力来自企业;公元2000年后开始了全球化3.0的新纪元,世界正从“小号”缩为“极小号”,其推动力来自掌握了互联网络技术的个人。
的确,“世界正在被快速地摊平或铲平”。小时候,在学校时总是被教导:“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其实,到了全球化的时代,胸怀祖国也是不够的了,还要胸怀世界。年轻人必须开放思维,才能成为一个世界人。
开放思维,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只有开放你自己,解放你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no2.开放你的人生
2008年,我曾经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开放你的人生》,作者叫王辉耀。他以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多元思维、开放精神和包容心态的重要性。
王辉耀在17岁时被下放到一个没有公路、没有电灯、没有一间瓦房的地方插队。当时,王辉耀跟许多人一样以为注定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事实上,他连10年之后的生活都无法想象,当时高考已经停止,白天劳动非常辛苦,晚上学习不方便(没有电灯),大家也看不起读书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
虽然环境封闭了发展,但王辉耀意识到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出于了解世界的渴望,王辉耀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自费订阅《参考消息》等报刊,还经常徒步三十多里去小镇搭车回城借书。除了看文学书籍之外,他还看一些当时所谓的“内部参考书”,如《光荣与梦想》、《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与中国》等。白天屋内光线暗,王辉耀就在茅草屋顶挖洞、装玻璃,“借光”看书,晚上则听收音机。正是在报刊和广播中感受到了政治词汇的变化,王辉耀闻到了高考解冻的气息,于是,他很早就开始了复习和自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