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5q法则 第一章(2)
智商,英文简称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通过测验、测量得出来的智力指数, 是受测者在智力测试上所得的分数,是一个人与相同智力年龄或同社会阶层的人相比较显示 出的智力的高低,它反映了被测者在测验题目上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把iq视同 为智力。
再翻开韦氏辞典:“智商——表示相对智力的数字,是智力年龄(mentalage)除以实际 年龄(chronological),将除得的数字乘以100,然后除去小数点部分。”
比如说,如果在智力测验中,某人通过了一般是几岁的人才能容易通过的智力测验试题 ,就把受测者的智力年龄定为几岁。例如:一个6岁的儿童通过8岁的儿童普遍能通过的测验 ,尽管他的实际年龄为6岁,其智力年龄则为8岁,他的智商为133(8/6×100),是比较高 的智商。
我们可以用历史上一些名人为例来说明智商。这些智商值都是后人根据这些名人的行为 和成就进行假想评定得出的,其中:富兰克林160、伽利略185、牛顿190、笛卡尔210、康德 199、华盛顿140、林肯150、拿破仑145、达芬奇185。
当然,智商概念存在着一些缺陷,其公式过于简单,例如:在16岁以前,一个人的实际 年龄和智力年龄均在增长,用此公式测验人的智商比较合理,但在16岁以后,人的智力发展 趋缓,智力年龄的发展逐渐慢于实际年龄的增长,再用公式来测量人的智商就不太准确了。 针对这种不足,许多研究人员对智商的测验方法进行了补充,使智商概念更为完善。
今天,智商(iq)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词汇,然而真正了解其意义的人却为数不多。和其 他心理学词汇一样,智商一词常常被误用。比如,人们往往把智商(iq)与智力年龄概念混 淆。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智力测验的得分通常显示的是人们的“智力年龄”的水平。但 是,如果要确定一个人的智商,就必须联系他的实际年龄来考虑他的智力年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