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纠正孩子做人的坏习惯(2)
    纠正孩子做人的坏习惯(2)

    3.对比诱导法。任性的孩子好胜,自尊心强,可使用对比诱导法,用他所了解的英雄伟人的事迹与其行为对比,使其好胜心和自尊心受到刺激,使他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主动地改变任性的行为。

    4.家长既有权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很少任性。

    5.纠找长自身存在的问题,家长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任性。家长的任性往往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任性。所以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此外,切忌以家长的任性来对待孩子的任性,这样做,孩子的任性非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为家长实际上起着“示教”和“榜样”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只有先纠找长的任性,孩子的任性才能迎刃而解。

    6.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孩子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7.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平等相处。

    孤僻离群的习惯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

    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孤僻离群、不爱与人交往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容易形成这种习惯。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放纵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生活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

    研究显示,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热情、活泼、大胆、勇敢,很容易融入周围的环境。

    儿童生来应该是爱说好动、天真活泼的。但如果他们长期不与人交流,缺少父母的情感关爱,就会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冷漠、害怕交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