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脑潜能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如果“拔苗助长”,结果只能使孩子用脑过度,甚至发生悲剧。
丹麦历史学家海内肯就是前车之鉴,他4岁就撰写了《丹麦史》,此举一度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正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他的聪明才智时,突然传来由于大脑负担过重导致4岁半的海内肯脑力衰竭,最终不幸夭折的噩耗。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许许多多的天才儿童,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不久就销声匿迹,或者传出不幸的消息。
作为家长,不必羡慕别人家出了个天才儿童,其实自己的孩子也拥有天才儿童一样的大脑;而当一些天才儿童不幸夭折时,家长应该在培养自己孩子上借鉴经验教训,千万不要造成儿童用脑疲劳,要让孩子养成科学用脑的好习惯。
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开发大脑不等于掠夺式地使用大脑,“头悬梁,锥刺股”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刀不磨不快,脑不用生锈”也是一种错误的用脑观念,不值得提倡。
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脑疲劳的状态下,人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等心智活动难以正常发挥的恶性反应。同时,长期脑疲劳,还会出现失眠、恐怖、焦虑、健忘、抑郁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由此可见,脑疲劳不仅不能开发大脑,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到人的智力潜能的正常开发。过度的脑疲劳,还会导致心脑血管及精神疾病,严重地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这是广大家长所不愿看到的。
那么怎样的用脑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呢,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可是常找不到使自己孩子更为聪明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不宜长时间地使用大脑。心理学研究发现,健康儿童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浓度在120毫克以上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连续用脑90分钟,血糖降至80毫克,大脑的功能尚正常;连续用脑120分钟,血糖降至60毫克,反应迟钝,思维力较差;连续用脑210分钟,血糖就会降至50毫克,这时便会头昏、头痛,会暂时失去工作能力。因此,不宜长时间地使用大脑。一般认为,小学生一次做功课或看书学习的连续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至1小时。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