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人方面的好习惯(20)
在这批儿童中,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决心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坚持到最后,他们或闭上眼睛不看奶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后,他们终于熬过了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20分钟,吃到了两颗糖。
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把这个实验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对接受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这项实验一直持续到孩子们高中毕业,结果发现:在4岁时就能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表现出更强的社会竞争性、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自信心,更加独立、主动、可靠,能较好地应对挫折,遇到困难不会手足无措和退缩,为了追求某个目标,他们像幼年时一样,仍能抵制“即刻满足”的诱惑。
而那些急不可待,经不住软糖诱惑,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在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个人是否有耐性,是他人生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却越来越出现一种趋向,即不会忍耐。比如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是非盲目行动,不会谦让,没有耐心,念不完一本书,在家里椿住,干什么事情都要让家长帮忙,喜欢玩有刺激性的电脑游戏,脾气暴躁,稍一批评就张口顶撞,甚至离家出走,所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必须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需求的延迟满足。
只有那些有耐心的父母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耐心的人。要训练孩子的耐心和耐力,父母首先必须有耐心,能够沉住气。
妈妈正在埋头工作,小维尼走过来央求:“妈妈陪我到公园去玩嘛。”
妈妈头也没抬地对小维尼说:“妈妈工作正做到一半,等妈妈把文章整理完就出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