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人方面的好习惯(16)
宽容别人的习惯
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事,首先就要教会孩子理解和宽容。学会理解他人的难处,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并把这种理解和宽容转化为内在的认知习惯,是儿童的爱心形成的认识基础。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对生活保持宽容态度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作为家长,你能够做到宽容和善于理解他人吗?如果做不到,你就必须尝试着改变自己。因为这样的改变不仅对你来说很必要,而且对于你子女的成长,意义更加深远。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的苛刻而变得不能理解和宽容父母,这是家长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王林有一天对妈妈说,他有些讨厌学校里看自行车棚的临时工黄大爷。听王林这么说,妈妈感到诧异。小林平常是一个为人和蔼、彬彬有礼的孩子,怎么会指责一个老人?于是问他为什么。他告诉妈妈,这个黄大爷脾气一点也不好,有好几次跟他打招呼,他根本不理睬。“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王林说,“他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任何人在上班时间都不能擅离职守,可是他却常常把自行车棚的铁门一锁,便连个人影也找不着了。前天,我因为生病请假提前回家,到处去找他开车栅门,你猜是在哪里把他找到的?在他寝室的被窝里!他竟然跑回去睡懒觉了。我当时气得真想写信把这事反映给校长。妈妈,我能这样做吗?”
看着稚气的王林,妈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该怎样教育这个孩子呢?
“林林,我想告诉你的是,你恐怕不能这么做。你的心情我理解,你是在想,如果一个人不能胜任他的工作,那么就应该离开这个岗位,这对别人也有好处。可是你知道吗,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都可能有失职的时候。听说,这位黄大爷为你们的学校工作了三十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没有儿女,前年老伴患食道癌过世了,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右边的耳朵已经失聪了。学校之所以还在聘用他,就是考虑到他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他现在是老了,体力也不行了,不过,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林林,你想想,如果学校把他辞退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王林良久没有吭声,他低着头,脸上带着愧疚。最后他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对这位黄大爷没有做到应有的宽容,是因为我不了解他的情况,差一点感情用事。妈妈,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和我的几个好朋友一道来帮助他。”
“当然好啊,”妈妈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做法让妈妈感到欣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