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 第五十二章(4)
有一天夜里,他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往事,因没有遇到一个主动向自己挑衅的人,而感到遗憾。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在睡梦里,他看见一个膀大腰圆的壮士,头戴一顶白绢帽子,帽子上还有一簇红缨,身穿绸衣,脚穿新绢鞋,身佩一口宝剑,剑鞘是黑色的。这个壮士迈着大步向他走来,厉声呵斥他,还往他脸上吐唾沫。宾卑聚被这个噩梦惊醒,发现自己原来是在做梦。俗话说昼有所思,梦有所见。
这事儿若是换了别人也就不在意了,可是宾卑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因此感到很不痛快,后半夜也没有睡着。
天亮以后,他找来朋友,对他们说:“你们都知道我的为人。我在年轻时期就学习武艺,崇尚勇敢。现在六十岁了,还没有遇到过任何主动挑衅的人,更没有受到过任何屈辱。昨夜在梦里我不但遇到了挑衅,还遭到侮辱。我发誓去寻找梦中那个模样的仇人,三天之内,如果找到他就羞辱他一番,报梦中的仇怨;如果找不到他,我也没脸再活下去了!”
朋友们也都答应与他一道去寻找。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十字路口,寻长梦中仇人。路口过往行人很多,宾卑聚一一仔细辨认,却没有找到那个梦中仇人。
三天过去了,梦中的仇人没有找到,朋友们也都累了,各自回家休息去了,宾卑聚回到家以后就自杀了。
大智慧:勇敢是一口双刃剑,为正义事业而勇敢献身,是可歌可泣的,否则,无谓的勇气和愚昧的自尊是要害死人的。
#好辩论的人$
营丘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平日好多事,特别是喜欢跟人家争论不休,要把无理变成有理。
他跑到艾子那里,向他提出问题:“大车下面和骆驼颈项上,总要挂着铃子,那是为什么?”
艾子说,“车子和骆驼的体积都很大,经常夜间走路,怕狭路相逢,一时难以回避,所以挂上铃子,对方一听铃声,就好准备让路了。”
营丘人说,“宝塔上也挂着铃子,难道也因为夜间走路要互相回避吗?”
艾子说,“你这个人太不懂事理!许多鸟雀喜欢在高处做窠,把鸟粪撤脏了地面,所以塔上挂铃,风吹铃响,就会把鸟雀赶开,为什么要拿它来跟车子和骆驼比呢?”
营丘人又问:“鹰和鸟的尾巴上也挂着铃子,哪有鸟雀会到鹰鹞的尾巴上去做窠的呢?”
艾子大笑说,“真奇怪,你这个不通事理的人!鹰鹞出去捉鸟雀,或飞往林中,缚在脚上的绳子容易被树枝绊住,只要它一拍翅膀,铃子就会叮呤响起来,人们就可以照着铃声去寻觅。怎么可以说是为了防鸟雀做窠呢?”
营丘人还继续问:“我看过大出丧,前面有人手摇着铃子,嘴里唱着歌。从前总不懂这是什么道理,现在才知道是为了怕给树枝绊住脚跟。但不知缚在那人脚上的绳子是皮绳呢?还是麻绳呢?”
艾子实在有些不耐烦了,就说:“那是给死人开路的,就因为死人在生前专爱和人家瞎争,所以摇摇铃子也让他开开心!”
大智慧:辩论的目的,在于辨别是非,使真理愈辩愈明;而诡辩的目的,在于淆乱是非,蒙蔽真理,把无理说成有理。辩论是好事,流于诡辩就坏了。
#田饶辞哀公$
春秋时期,有个叫田饶的人,非常有才干,但是他侍奉鲁哀公很长时间,他的才能却没有被鲁哀公发现。
他觉得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很屈才,于是就向鲁哀公告辞说:“我将要离开君侯,像鸿鹄那样远走高飞了。”
鲁哀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田饶说:“君侯,难道您没见过雄鸡和鸿鹄吗?”
鲁哀公问:“雄鸡和鸿鹄怎么样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