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小寓言大智慧 第五十章(1)
    小寓言大智慧 第五十章(1)

    #灭烛绝缨$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打了胜仗,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文武百官。

    天黑时分,酒兴方酣,忽然刮进一阵疾风,将蜡烛吹熄了,顿时宫中漆黑一团。在慌乱之中,庄王最宠爱的妃子忽然觉得有人在她身上乱摸,经过一番挣扎,她拔下那人头上的帽缨,气急败坏地跑到庄王面前说:“有人趁黑想污辱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等灯再亮的时候,看谁的帽上没有缨珞,请把他抓起来。”

    被拔下帽缨的那位大臣心想:这下可算玩完了,她在大王面前这么一告状,我还不得让大王给处死?越想越害怕,甚至两条腿都开始发抖了。

    其他的一些大臣听到王妃跟庄王告状,心想:那个对王妃无礼的人这次肯定满门抄斩,这可是欺君之罪。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戏,看庄王怎么处置那位大臣,更想看的是:究竟是谁这么色胆包天,敢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去调戏王妃。

    可是没想到庄王却说:“今日寡人请众臣喝酒,酒醉了有所失礼,也不能责怪他们。寡人怎么能为了显示你的贞节而辱没我的部下呢?”

    说罢,便举杯喊道:“今天寡人请众位爱卿喝酒,是为了庆祝咱们打了一场大胜仗,今天众位爱卿一定要不醉不归,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就是欺君。”

    于是,宫中一百多位大臣都拔掉了自己的帽缨,然后再点燃通明的灯火,尽欢而散。

    三年以后,晋国侵犯楚境。庄王率军迎战,发现有一位军官总是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在他的带领下,兵士们人人勇猛冲杀,把晋军打得节节败退。

    庄王很奇怪,把那个军官召到马前,问道,“寡人平日待你并不特殊,你为何这样舍生忘死呢?”

    军官回答,“三年前,臣下酒醉失礼,大王宽容而不加罪,我就一直想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典,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庄王还是想不起来,便问,“你究竟是谁呢?”

    军官回答:“臣下就是帽缨被王妃拔去的人。”

    说罢,他又冲进阵中,奋死拚杀,终于大败晋军。这一战役的胜利,楚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大智慧:宽容,表面看似乎是一种让步,实际上却可以为矛盾转化创造更加猾有利的条件,从而充分调动起每一个猾因素。

    #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代的大画家。当时梁武帝崇尚佛教,到处兴建寺庙,命令他饰画墙壁。

    有一次,张僧繇奉命到金陵安乐寺去作画,一时兴起,在壁上画了四条龙,那些龙都张牙舞爪,十分逼真,好像随时都会从墙壁上腾空飞起一般,但是张僧繇都没有给龙画上眼睛。人们看了觉得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

    他回答说:“如果我画上了眼睛,这些龙马上就会飞去。”人们以为他在吹牛,越发要求他画上去。他便在两条龙上画上了眼睛。

    没过一会儿,天气突然变了,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伴随着一阵巨大的声响和浓密的烟雾,那两条龙脱离了寺壁,穿过乌云,飞到天上去了。只剩下两条没有画上眼睛的龙,仍旧留在壁上。

    大智慧:我们对待工作,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应该抓住关键,突破要害,以此带动其他一般工作。画龙点睛使龙腾空而起,工作中抓住了重点,就能够更好地前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