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小寓言大智慧 第四十五章(4)
    小寓言大智慧 第四十五章(4)

    顿了一下,孟子又缓缓说道:“实话告诉您,我初来齐国,胆战心惊的,生怕触犯了您的禁令,问明白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样,不就等于在国内设下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火坑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合理吗?”

    宣王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不久,那些猎苑的禁令就被撤销了。

    大智慧: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关键在于是为人民谋利还与民争利。

    #儒士儒服$

    庄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进见鲁哀公。

    鲁哀公嘲讽他说:“鲁国多的是儒士,却很难找到先生的门徒。”

    “不对!”庄子说,“实际上,鲁国的儒士很少。”

    鲁哀公哈哈笑着说:“你没看见?举国上下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能说少呢?”

    “我听说,”庄子回答,“儒土带环冠,就知天时;穿句屦,就知地形;衣带上挂个玉块,就善于机断。”

    “是啊,是啊!”鲁哀公接连点头。

    “可是,”庄子接着说,“君子明白这些道理,并不就一定要穿这样的衣罚反过来,穿这种衣服的人,未必就懂得这些道理。”

    鲁哀公不以为然地直摇头。

    庄子说:“大王不相信?那就试试看吧,请您通令全国,说不懂得天时、地形和机断,而妄穿儒服的人,一律处以死刑。”

    鲁哀公通令下了五天,全国就再也看不见一个敢穿儒服的人了。

    大智慧:当一种思想学说或学派比较流行的时候,总有不少人要出来赶时髦,乔装打扮,追求形式,并且在社会上形成风尚,但他们是经不起事实考验的。

    #弓匠获释$

    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打猎。打猎没有好弓蓟行,景公对大臣们献给他的弓箭都不满意,于是他就一直想要得到一把好弓,但是越是没有他就越想要,于是就找来一位弓匠给他制作一张弓。

    弓匠不敢怠慢,到各地寻找最好的制弓原料,泰山南有一种柘树,枝条富有弹力,能使落在上面的乌鸦不敢乱动而发出号叫,人们称做乌号柘木。

    燕国的牛角,楚国的麋鹿筋,黄河的鱼胶,都是制作弓的最好原料。弓匠从寻找采购原料到加工制作,费尽心血,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把这张弓做成。

    齐景公等了三年,终于得到了这张弓。他欣喜若狂,马上拉弓射箭,却连一层牛皮的箭靶也没射透。他十分生气,命人把弓匠抓起来,准备砍头示众。

    这时,有一个女子求见。齐景公问:“你是什么人?”

    女子说:“民妇是蔡国人的女儿,嫁给弓匠为妻。不知民妇的丈夫犯了什么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