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职场必懂的管理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80/20法则(1)
    80/20法则(1)

    资源(人、货物、时间、技能,或任何有生产力的东西)总是会自我调整,以求将工作 量减少,其中大约20%~30%的资源,与70%~80%的资源活动有关。

    ——吉普夫(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无处不在的80/20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在他所从事的经济学 研究中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

    在调查取样中,他发现大部分的所得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在今天看来,这本身并 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他同时还发现两件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一是:某一个族 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该族群所享有的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关系。

    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另一发现,那就是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让他在不同 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见到过这种现象。不论是早期的英国,还是其他国家,基甚至从早期的资 料中,他都发现这相同的模式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如果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 以预测,其中10%的人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在这里, 重要不是百分比,而是一项事实:财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这是可预测的事实。

    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20(就统计来说, 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习惯上,80/20讨论的是顶端20%而非底部的20%。

    今天人们所熟知的80/20法则,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 在的关系。后人对于他这项发现给予了不同的命名,例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 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以上的这些名称,在本章中一律称为80/20法则。

    80/20法则主张:一个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 就字面意义来看,即指你所有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的20%。因此,对 所有实际的目标,我们4/5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只与成果有一点点的关系 。这种情况看似有违常理,却非常普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