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寓言大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小寓言大智慧 第二十九章(2)
    小寓言大智慧 第二十九章(2)

    大智慧:人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被连带受到损害,而包庇做坏事的人,而应该惩恶扬善,泾渭分明。

    ——《克雷洛夫寓言》

    290蚊子和牧人

    仗着有猎狗照看羊群,牧人便躺在树阴下打盹。

    灌木丛中有一条毒蛇见此情景,亮着白牙,吐着信子爬向牧人。只要毒蛇的信子一伸,牧人就性命难保了。

    一只蚊子对牧人起了恻隐之情,它狠命在牧人的额头上使劲儿一叮。牧人惊醒,立刻把毒蛇击毙,免除了灾祸。但他首先拍打了一下额头,可怜的蚊子便一命呜呼。

    大智慧:弱者即使是出于善意,试图让强者睁开眼睛面对真理,得到的下场也往往十分悲惨。

    ——《克雷洛夫寓言》

    291潜水者

    从前有一位国王,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科学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学习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把知识分子全部驱逐出境,是否更为明智呢?

    他终日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召集群臣商议都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他越来越烦恼。

    有一次,国王来到郊外游玩,边走边想着这个问题。突然他看到了前面有一位隐士,手里抱着一本很大的书。隐士的嘴角挂着亲切而慈祥的微笑,额头上的智慧纹路条条清晰,目光严峻却并不忧郁。国王便上前与隐士交谈,发现他的学识果然渊博非凡,便请求隐士为他解决那个难题:科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年迈的隐士开口了:“尊敬的陛下,请允许我用一个故事向您揭示一个我思考多年的问题。”

    他稍微想了一下,开始娓娓道来:“从前,在印度的海边住着一位渔夫,他那漫长的一生非常贫苦。他死后,留下三个儿子,他们不愿意再走父亲的老路,认为靠打渔为生免不了要受苦。于是他们决定向大海索取更珍贵的礼物——珍珠。他们既会游泳又会潜水,于是立即开始去寻找这种财富。可是三兄弟的成就却很悬殊。老大最懒,走在海边,生怕水把鞋沾湿,所以只在海边逛来逛去,等海浪给他卷来珍珠。由于如此懒惰,他只能勉强糊口,度日艰难。老二很勤快,善于选择力所能及的近海处,果然采到了许多珍珠,日子过得非常富足。老三利欲熏心,志大才疏,他想:“虽然近海处也能找到珍珠,但怎能比得上海底最深处。如果我能潜水到那里,可能那里的珊瑚、珍珠等宝物堆积如山,我可以信手拈来。”于是他开始实施这个疯狂的想法,纵身入海,直扑旋涡深处。但他还没有到达海底,就被海浪吞噬,一命呜呼了。国王啊,学习的意义正在于此啊。”

    大智慧:学习的好处虽然很多,狂热执迷者也会碰到旋涡,而且他毁灭时往往会殃及许多无辜。

    ——《克雷洛夫寓言》

    292高官和哲人

    一位高官闲来无事,跟一位哲人谈古论今。

    “您见多识广,”高官说,“先生深谙世事,洞察人们的心灵如同看书。有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您给指点指点吧!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不管是组织法庭还是成立学术团体,事情刚一就绪,一批不学无术的人就早已钻了进来。难道就没有良方能整治他们吗?”

    哲人回答道:“这是无法防止的。学术团体的遭遇犹如木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