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口才高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说服的艺术(7)
    说服的艺术(7)

    说佛人的原则与方法

    为了有效地说佛人,应掌握以下说服对方的几点原则:

    首先,要找到被说服者的需求和动机。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一定动机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所决定的,所以要做好说服工作,就先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和动机。

    其次,利益在先,道德在后。这即是利益原则。不管讲什么事,要想说服人,就应该把人们的利益摆在前头,并要从人们利益的角度去讲道理,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实,说服的利益原则,应该是我们做好说服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第三,留有选择权。不管你多么有权威,人们都不喜欢受人强迫,这就是人的一种保护自身自由的心理。所以,要先告知对方选择的结果。领导者可以指明方向和条件,但要由人们自己去选择行为的结果。即便是我们让人们选择结果,也应该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好坏需自己承担。自然,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有些人说服人时经常犯的弊病,就是先想好几条理由,然后去和对方辩论;还有的是站在长辈的立场上,以教训人的口吻,指点别人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就等于先把对方推到错误的一方,因此,效果往往不好。那么,说佛人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呢?说服人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以下几种是比较实用和简单的:

    ——注重感情

    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在说服人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有人说,再雄辩的哲学家也无法说服不愿改变看法的人,惟一的手段是先使他心软。其道理就在这里。在说服对象抗拒心态比较重的情况下,先让他们“发挥”一下是对的。“发挥”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原来的路上往前走得更远。这时,因为事情已经过火、过头,也因为走得越远,错误越容易暴露,他们自己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

    ——先顺后逆,先退后进

    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心理学还有个“自己人效应”,是说与人接触,要取得人家信任,就应该先让人家认为你是他的“自己人”。我们采用这种先顺后逆的说服方法,的确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认同感自然建立。

    当两方立场对立的时候,再从对立的观点上说服,就很难收到效果了。但是,你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取对方的可取之处,并加以肯定,先软化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然后再进行理性的说服,这就容易有效果了。

    “先退后进”是说,要先按被说服者的“思维线路”和行为往前推,一直把他推向错误处,以此得出个结论——此路不通。这样,站在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说理,就容易被接受。

    ——激发动机

    美国的门罗教授提出了一种激发动机的五步法。一是引起对方的注意。主要是要善于提出问题。二是指出他需要什么。把说服对象引到他自己的问题上。三是告诉他怎么解决。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指出两种后果。即是不同的两种结果,五是说明应取的行动。这便是结论。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说服对方,是从对方的动机出发,先在动机上寻求一致点,这样的说服既能迅速成功,又不用大费唇舌。

    ——寻找沟通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